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有兩條消息引起熱議。
一則是關于防疫。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優化防疫措施,尋求防疫與經濟發展平衡點。
一則是關于地產。據媒體報道,相關房地產企業已獲悉一份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通知涉及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階段性調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等6方面,共16條具體措施。
受疫情和地產政策雙重邊際放松信號影響,昨日A股市場房地產板塊的新城控股等多只個股漲停,廚電、家電板塊的億田智能盤中一度漲超11%,老板電器、海信家電等一度漲超5%。
01
地產松動有望帶動家電銷售回暖
作為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家電企業。自身備受市場飽和的困擾,而2021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走弱,至今已低迷16個月,更是讓家電企業業績持續承壓。
針對此次監管部門對房地產供給端金融支持力度的回升,券商分析師認為,廚電、空調由于對地產銷售依賴度分別在70%、30%,因此在市場回暖幅度上將是最先受益的,預計隨著地產融資紓困,四季度到明年將迎來家電公司估值和業績戴維斯雙擊。
在節奏上,家電企業業績對地產政策向來敏感,特別是隨著年底去庫存調節時間點的到來,一定程度上甚至將領先地產銷售。中長期看,穩地產政策出臺有助于推進保交樓落地,地產竣工數據的改善,將帶動家電銷售的回暖。

(圖片來源于拍信創意,侵刪)
02
防控優化有望提升消費信心
人生短短數十載,疫情已占去三年,本就負重前行的家電行業受疫情影響在生產制造、物流、線下門店等多方面都遭受了不小的打擊。
首當其沖的即是線下渠道,對于家電特別是白電、廚電品類來說,蘇寧、國美等線下渠道占比較高,其他家電品類雖然略低,但線下的“地推”營銷活動難以展開,也限制了部分品牌的增量拓展。此外,物流和安裝受阻造成企業整體供應鏈體系的低效。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信心的不足,直接影響了用戶對于屬于耐用消費品的家電品類升級換代的頻次。
此次出臺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券商指出,廚電、白電這些線下銷額占比較大和強安裝屬性的品類有望迎來反彈。另外,科學合理的精準防控將減少物流不通暢的現狀,有利于原材料和產品的配送。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回溫有望提振整體消費信心,帶動需求彈性高的可選消費品增長。
03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不可否認,利好政策刺激在短期內將給整個家電產業帶來提振作用。不過就國內消費而言,政策的實施落地、傳導至終端需求都需要時間,比如往年銷售火爆的雙十一,今年各大電商平臺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不公布具體總成交額。行業短期也許難言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從近幾年發展看,家電行業基本上已經適應“后地產時代”,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和單價,紛紛發力高端化智能化市場,以打開新的增量空間。家電企業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完全依附于房地產,更像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此次政策利好,或許無法帶來直接的銷量增長,但至少為整個產業鏈帶去了信心,有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文章來源:整裝新觀察-公眾號,侵刪)